领导讲话
戴旭光会长在博鳌首届生殖健康医学论坛上的致辞
时间:2021-04-30      来源:      分享:

生育力保护的社会学思考

——在博鳌首届生殖健康医学论坛上的致辞

(2021年4月22日)

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 戴旭光

 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关于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决策部署,吹响了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,也开启了中华民族人口和生育事业发展的新征程。在博鳌亚洲论坛胜利闭幕之际,我们汇聚美丽的宝岛官塘,研讨“连接世界服务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”,举办博鳌首届生殖健康医学论坛,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,标志着本行业一个新的学术交流机制、新的事业激励机制、新的国际互鉴机制的诞生,意义重大而深远。首先,我代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,向拨冗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、专家和同仁们,向精心筹办和支持本次论坛的韩小红女士、胡波先生等师长朋友和有关方面,表示热烈欢迎、衷心感谢和美好祝愿!

一、人口安全危机已形成共识

面对百年大变局、世纪大疫情,国际形势风起云涌,世界格局震荡重组,人口安全问题不断向人们发出危机警告。一方面,全球78亿人口对既有资源环境的压力和冲击持续增大;另一方面,中国等部分国家已出现新生人口骤减的严峻形势。相关报告显示,我国正面临育龄人口生育能力弱化、生育总数即将见顶、后备劳动力大幅萎缩、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巨大挑战!许多有识之士呼吁:我们的人口延续已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!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毛主席老人家80多年前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”的伟大理想,如何实现新时代党和人民“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”的坚定意志,归根结底要靠人口素质、人力素质和人才素质,要靠科学生育、优生优育和优质教育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、审时度势,从婚恋青年和受精卵、新生儿抓起,大力发展生殖健康医学、辅助生殖科技和母婴照护服务,下大力保护民族生育力、稳定社会生育率、减少出生缺陷率,实现人口数量、结构、素质、分布和发展的合理化、科学化、最优化。

二、中央生育政策指明了方向

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认为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不断提升新生人口素质的要求,与全社会科学生育、优生优育实践普及不充分、事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,就是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。回应和解决这对矛盾,首要的是用党中央的决策统一思想,用国家“十四五”的目标指导事业,牢牢把握行业发展的前进方向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的多次会议、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,都对人口发展、优生优育等工作做过深刻阐述和部署安排,我们学习感到,这些重要思想、重要决策和重要指示,根植于几千年民族历史,着眼于新时代人类未来,立足于全社会科学发展,落实于十四亿人民福址,主要精神可概括为“六个强调”。一是强调人口问题关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复兴,必须制定长期发展战略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;二是强调推动适度生育水平,建立人口适度发展机制,不搞大起大落;三是强调要调整优化生育政策、增强其包容性,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;四是强调科学生育、优生优育,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;五是强调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,降低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,形成适度生育的良性循环;六是强调高度重视婴幼儿早期发展和儿童少年健康成长,抓好培根、铸魂、启智、润心,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的目标。这些“顶天立地”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确立了人口发展和生育事业的指导思想,也为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行业指明了前行方向。

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,去年10月我们在长沙召开了首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,着眼新时代人口和生育新使命,首次提出“科学生育、强我民族”的鲜明主张,倡议全国育龄人口自觉投身科学生育的时代洪流,发出“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”的强烈呼吁,建议政府推行激励科学生育的政策举措,引领行业专家进军优生优育科学的国际前沿,提出制定实施《优生优育法》的立法构想,探索共担科学生育事业的有效机制等,其理论成果、认识成效和实践成就已初见端倪。

三、加强生育力保护刻不容缓

经过长期晚婚晚育和控制生育,我们取得了抑制人口过快增长、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巨大历史成就,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。大家知道,婚育观念“潮流化”、生养孩子成本高、女性育后就业难、教育医疗费用贵、房贷养老负担重、高龄生产危险多,已成为导致许多育龄人口不愿生、不敢生、不去生的重要原因,部分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甚至永久失去了生育能力。有人形容,如今生孩子还需广泛的“社会动员”,像打一场“新的人民战争”,不亚于当年有些地方强制实行“计划生育”,特别是部分育龄女性因认识过偏、婚育过晚、堕胎过频、压力过大等原因,错过黄金生育年龄。因此,保护和保存育龄人口特别是育龄女性的生育力,已成为生殖医学乃至整个优生优育事业的“重头戏”。

(一)认清保护生育力的社会意义。从社会学角度看,人类自身的生殖与繁衍、社会生育力的保存和保护,一是关系到个人的基因传承,是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;二是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,是维系家庭的基本纽带;三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,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;四是关系到民族的长远未来,是民族强盛的基本路径;五是关系到人类的共生共存,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支撑。因而,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把生育问题放到突出位置,都将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,并且形成和留下一系列关于婚育、孕育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。

(二)提升保护生育力的科技水平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,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完结。我们的专家学者,担负着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科研攻关重任,要适应生命科学、数字技术及生物科技的最新进展,占领行业科研的国际前沿,实现优生优育目标,不断丰富完善中华民族生殖和辅助生殖科学技术体系,并为探索不同民族、种族、国度的生殖健康作出贡献,为人类的生育力保护搭建进步阶梯、插上腾飞翅膀。

(三)营造保护生育力的友好环境。人们的生育观念、意愿和行为,常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甚至左右。加强生育和生育力保护,实现提升人口素质的目标任务,迫切需要我们从观念、风尚、政策、机制等层面,尽快创造包括生育力保护在内的“生育友好型社会”,在全社会形成“母亲伟大、孩子宝贵、生育光荣、教养崇高”的风尚,营造“珍爱生育、崇尚生育、担当生育、保护生育”的氛围。

(四)探索保护生育力的经验模式。从实际出发创新创造,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活的灵魂,也是我们党的立党经验和鲜明风格。如何抓住优生优育事业的主要矛盾,有效解决育龄人群生育能力弱化、新生孩子数质量下降、人口结构面临风险等突出问题,落实现有法规政策依然非常重要,但很多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认为,固守传统思维、拘泥现有做法、不敢越雷池一步,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,更难满足育龄人口和广大群众的意愿需求。必须按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,与时俱进地探索适应新时代、服务新群体、创造新效益的政策举措和发展模式。比如,生育力的保存保护、生殖健康服务、辅助生殖技术发展、生育人群优待、普惠托育幼教等方面,不能总是固守这个不准、那个不能,而应当认真调研、勇于创新、积极试验、兴利除弊。当然,事关民族传统、国家未来、社会稳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,要非常慎重,有些红线是不能逾越的;但在群众有需求、技术有可能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呼吁、国境外有经验的一些问题上,就应当勇于创新探索,像当年改革开放、建设特区那样先行先试。党中央审时度势,作出建设海南全岛自贸区和支持建设中国特色全岛自贸港的决策,特别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获得“新老国九条”等特殊政策,为我们生殖健康医学、辅助生殖科技以至整个优生优育优教事业的创新发展,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最佳空间和条件,创造了革故鼎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。希望业界广大专家同仁,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抓住机遇,充分利用生育力保护中心、生殖健康医学论坛等平台和机制,在大力宣传、充分沟通、有效协调基础上,敢闯敢试,敢为人先,努力创造适应时代、面向未来的“乐城经验”、“博鳌经验”、“海南经验”,为在全国推广这些经验,以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经验作出应有贡献。

祝本次论坛及系列活动圆满成功!
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?

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,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.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